博士班 |
畢業學年度 | 作者 | 論文名稱(中文) | 指導教授(中文) | 學位類別 |
---|---|---|---|---|
109 | 李元鴻 | 臺灣本土語文教師科技教學內容知識(TPACK)之研究 | 陳昭秀 | 博士 |
109 | 梁志平 | 不同表徵鷹架之三角幾何線上解題對八年級生幾何學習之影響 | 佘曉清 | 博士 |
108 | 游雅筑 | 以Goffman劇場理論探究虛擬工作社群參與者的情境定義、認同和行為展現 | 陳昭秀 | 博士 |
108 | 蔡佩宜 | 運用眼動與腦波輔助探討空間能力與心像模擬對大學生電磁學演繹推理之影響 | 佘曉清 | 博士 |
108 | 謝明宜 | 基於眼動資料分析不同經驗之台灣EFL中學生多模態閱讀理解歷程 | 林珊如 | 博士 |
107 | 常善媚 | 線上遊戲動機、問題網路使用與心理健康: 大學生玩家的長期追蹤與分群研究 | 林珊如 | 博士 |
107 | 游師柔 | 穿戴式智慧化注意力視覺回饋應用於博物館教育:探討大專院校學生的學習投入、認知負荷、學習成效和滿意度 | 孫之元 | 博士 |
107 | 潘璿安 | 探討研究生及研究人員對負責任研究行為及學術論文作者列名之認知:跨學術背景之比較研究 | 周倩 | 博士 |
106 | 周慧蓮 | 臺灣中小學生社群網站隱私行為:以保護動機理論探討其相關因素 | 周倩 | 博士 |
105 | 莊明樺 | 後設認知融入問題解決數位課程對國小學生科學概念建構與問題解決之影響 | 佘曉清 | 博士 |
105 | 魏彗娟 | 大學生線上學習感知、學習行為、學習成就與課程滿意度於線上學習模式與混成學習模式之關係研究─以自我決定理論觀點探討線上學習感知 | 周倩 | 博士 |
104 | 黃莉郁 | 探討遺傳概念相關溯因推理認知歷程之腦波動態與眼動模式 | 佘曉清 | 博士 |
104 | 張志銘 | 青少年網路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實施與評鑑 | 周倩 | 博士 |
104 | 張繐? | 台灣成人心理成熟因素之關性研究 | 劉奕蘭 | 博士 |
104 | 鄭朝陽 | 學生在校與課後的最佳經驗:密集追蹤資料之變項與人群分析 | 林珊如 | 博士 |
103 | 毛菁華 | 大學生父母支持、父母期待對生涯未定向的影響暨生涯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果 | 方紫薇 許鶯珠 | 博士 |
102 | 林志鴻 | 幾何問題解決的認知負荷與圖形理解: 以眼動追蹤及手寫板記錄歷程 | 林珊如 | 博士 |
102 | 呂瑞蓮 | 大學生學習時多工活動、多工動機與多工自我感知之研究 | 周倩 | 博士 |
102 | 陳聖昌 | 中學生電學心智模型建構與眼動模式之研究:圖像或文字方式呈現類比或隱喻的數位學習成效 | 佘曉清 | 博士 |
102 | 周文己 | 探討光學成像關係性推理之大腦認知歷程與腦波動態變化 | 佘曉清 | 博士 |
101 | 葉妤貞 | 延宕交叉相關與縱貫中介模式在憂鬱、問題網路使用與生活型態改變之探討 | 林珊如 | 博士 |
101 | 黃芸茵 | 台灣大學生使用電腦輔助英文協同寫作的線上準備度、感受與互動之研究 | 周倩 | 博士 |
100 | 洪敏玲 | 大學線上學習者準備度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 | 周倩 | 博士 |
99 | 江羽慈 | 2×2成就目標之因素結構與預測效用研究 | 林珊如 | 博士 |
碩士班 |
畢業學年度 | 作者 | 論文名稱(中文) | 指導教授(中文) | 學位類別 |
---|---|---|---|---|
110 | 陳羽妃 | 以網絡分析探索合作問題解決與關係空間的交互關係 : 以國中 STEM課室為例 | 林珊如、陳思光 | 碩士 |
110 | 洪逸庭 | 大專院校學生使用個人化穿戴式擴增實境博物館導覽對 情境興趣、注意力、放鬆度與學習成效之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10 | 林雨慶 | 探討使用巨觀或微觀表徵於溫室效應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概念學習與態度之影響 | 王嘉瑜 | 碩士 |
110 | 蔡尚恆 | 以fMRI探討不同推理能力之理科生在光學透鏡成像操弄時之心智旋轉腦神經作用機轉 | 段正仁 | 碩士 |
110 | 蘇弘愷 | 高中階段的程式語言學習者常見錯誤類型與學習動機研究 | 吳俊育 | 碩士 |
110 | 劉懿文 | 聊天機器人與擴增實境回饋鷹架對大專院校學生科學學習自我效能、學習投入、注意力、認知負荷與學習成效之影響: 以科學模擬探究實驗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9 | 侯鎮鈺 | 探討監測準確度、成就目標、線上平台解題行為指標與問題解決策略對於化學結構化問題解決表現之影響 | 王嘉瑜 | 碩士 |
109 | 蔡怡俊 | 一位新北市國小教師翻轉教室實踐之個案研究 | 陳鏗任 | 碩士 |
109 | 皇甫承佑 | 基於深度學習演算法早期預測學業危機學生:在混合式統計課程中多模態資料的整合 | 吳俊育 | 碩士 |
109 | 王延昇 | 輔助大專校院學生培養運動習慣之悅趣式App 設計與評鑑─以健康教育課程應用為例 | 陳昭秀 | 碩士 |
109 | 陳逸璇 | 以腦波生理資訊為基礎的聽覺與觸覺注意力回饋對大專院校學生學習注意力、放鬆度、自我效能、學習投入與學習成效之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09 | 黎少奇 | 學業成就、學習行為序列與自我調節學習者類型之關聯:一個大學全線上自主學習課程的學習分析 | 陳鏗任 | 碩士 |
109 | 楊昌軒 | 應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建置適用於口試環境的統計焦慮情緒偵測系統 | 吳俊育 | 碩士 |
109 | 林思慧 | 線上遺傳解謎遊戲融入科學推理對國中七年級生遺傳相關概念學習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9 | 張佳耘 | 虛擬實境在校園霸凌旁觀者行為影響因素研究之應用 | 劉奕蘭 | 碩士 |
109 | 許宜琳 | 兒時受性侵害之成年早期女性的同儕與親密關係研究 | 許鶯珠 | 碩士 |
109 | 林彥廷 | 以ARCS動機模式設計之穿戴式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英語教材對國小學生英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09 | 邢浩然 | 透過腦波監測提供聽覺與視覺生理即時回饋對大專院校學生注意力、學習自我效能和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傳染病防治之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學習環境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9 | 邱榆晴 | 穿戴式虛擬實境結合智慧化回饋聊天機器人對樂齡學習者的認知負荷、情境興趣、反釣魚行為與反釣魚自我效能之影響: 以反釣魚教材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9 | 劉容容 | 被劈腿分手者之轉化經驗及其後續親密關係之樣貌 | 許鶯珠 | 碩士 |
109 | 楊宜庭 | 以青春期日記書寫探究青少年的自我認同 | 許鶯珠 | 碩士 |
109 | 吳國靖 | 高中職資訊安全教材之設計與評鑑研究 | 周倩 | 碩士 |
109 | 江聖時 | 行動學習在華語形聲字字根識字教育的運用-透過國小學生的App來實作 | 陳鏗任 | 碩士 |
109 | 簡嫈儒 | 促進大學自主學習的系統平台:介面原型設計 | 陳鏗任 | 碩士 |
109 | 黃薾萱 | 情緒狀態對解決頓悟問題的影響並以自動化臉部情緒辨識系統輔助檢測 | 林珊如 | 碩士 |
108 | 官政宏 | 閱讀不同結構順序的文言文寓言體:來自兩類閱讀者的眼動證據 | 林珊如 | 碩士 |
108 | 許翊庭 | 大學生敵意、知覺造成他人負擔、受挫歸屬感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 | 李明晉 | 碩士 |
108 | 李念錡 | 以穿戴式行動眼動儀探討學習不同複雜程度統計圖問題的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分布 | 林珊如 | 碩士 |
108 | 洪筱晴 | 不同性別大學生之數位分心與學業延宕之關聯分析 | 吳俊育 | 碩士 |
108 | 葉宣靈 | 穿戴式擴增實境及穿戴式虛擬實境教材對高中學生的情境興趣、科學學習自我效能、科學學習自我效能來源、學習投入度與學習成效之影響: 以物理實驗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8 | 卓坤申 | 境外生人格特質與學習投入關係之研究:在臺跨文化適應之中介效果 | 劉奕蘭 | 碩士 |
108 | 黃琪媛 | 高級中等學校三級輔導制度中三師正向合作經驗之探究 | 許鶯珠 | 碩士 |
108 | 張嘉怡 | 國中霸凌旁觀者行為反應之相關因素研究 | 劉奕蘭 | 碩士 |
108 | 譚羽涵 | 八年級學生使用Google Docs 進行摘要協作之行動研究 | 陳昭秀 | 碩士 |
108 | 張家維 | 以人機互動觀點評估虛擬實境教材?尋根? | 陳鏗任 | 碩士 |
108 | 林秀珊 | 即時回饋系統融入翻轉教室對學生自我效能、團體效能、同儕互動序列行為模式與學習成效之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08 | 羅升 | 大學生關係攻擊行為與依附關係類型之相關:心智化之中介效果 | 李明晉 | 碩士 |
108 | 呂妤庭 | 母子溝通模式與青少年網路使用風險關係之研究: 臉書母子互動之中介效果 | 劉奕蘭 | 碩士 |
108 | 葉曉函 | MOOCs課程討論區部分角色分配之 學習互動、知識建構與序列行為模式分析 | 陳鏗任 | 碩士 |
108 | 郭峻瑋 | 線上個人與合作問題解決3D模擬實驗課程對於國中生電與磁學習成效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8 | 劉瑀涵 | 適性化數位閃字卡對師資生教育基礎科目學習成效的影響與平台使用者經驗之研究:以 Cerego 為例 | 陳鏗任 | 碩士 |
108 | 王苡蒨 | 臺灣科技從業人員線上學習準備度之初探 | 周倩 | 碩士 |
108 | 蔡穎佳 | 探討融入粒子動畫觀察鷹架對概念理解、監測準確度和以粒子模型解釋巨觀現象能力之影響-以高中氣體單元為例 | 王嘉瑜 | 碩士 |
107 | 陳孟君 | 線上合作問題解決3D微觀模擬實驗課程對國中生電池電解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7 | 郭俊鑫 | 探討教育遊戲對國中八年級學生之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學習的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7 | 王用慈 | 自我效能與跨學科圖文閱讀:眼動取向的研究 | 邱國力 | 碩士 |
107 | 童懿辰 | 以動態系統取向探討青少年母子情緒協同調控、母親後設情緒理念、青少年氣質與青少年內外向問題行為之關聯 | 劉奕蘭 | 碩士 |
107 | 劉庭瑜 | 靈氣介入對助人工作者負向情緒調節與專業枯竭之成效 | 劉奕蘭 | 碩士 |
107 | 林郁舒 | 經歷跨國遠距離戀愛到同居的伴侶之經驗探究—對偶觀點 | 李明晉 | 碩士 |
107 | 蕭宜萱 | 以自我創作概念圖或專家概念圖輔助科學閱讀理解:自我調節學習能力有影響嗎? | 王嘉瑜 | 碩士 |
107 | 劉一鳴 | 線上自我調節學習、投入度與認知負荷關係之中介效果研究:以結合線上自我調節學習策略之即時回饋線上學習環境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7 | 徐于晴 | 探討國中生數學學習動機與學習焦慮於理財投資彈性課程中的變化 | 吳俊育 | 碩士 |
107 | 龔哲儀 | 幾近完美主義與主/被動拖延的關聯:完美的自我呈現的中介效果 | 方紫薇 | 碩士 |
107 | 吳芝羽 | 沿海濕地保育教育桌遊設計以及該桌遊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環境知識、態度、技能及學習動機之影響 | 陳昭秀 | 碩士 |
107 | 曾靜瑜 | 以雲端平台組織探究社群培養職前教師專業知能之設計式研究 | 陳鏗任 | 碩士 |
107 | 洪懷鴻 | 大學生在系統工程課程感受的環境條件能預測心流經驗嗎?一日經驗重建資料及多階層線性模式 | 林珊如 | 碩士 |
107 | 陳妍伶 | 二階層式投票策略之平板回饋系統對大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注意力與學習成效之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07 | 侯怡? | 結合數位說故事與角色扮演於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禮儀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 | 陳昭秀 | 碩士 |
106 | 蔡明哲 | 探討鷹架融入科學探究實驗教學對學生 生物概念建構與生物探究能力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6 | 曹盛威 | 明暗示科普內容架構與個人認識觀程度對學生學習科學認識觀融入線上科普內容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6 | 粘美玟 | 大專生線上學習分心行為與執行功能、運動習慣對於線上搜尋成效的影響 | 吳俊育 | 碩士 |
106 | 臧芷纖 | 要求伴侶完美主義與關係滿意度之關聯:衝突因應方式的中介效果 | 方紫薇 | 碩士 |
106 | 劉佳琦 | 輔助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運算思維之遊戲式App設計與評鑑 | 陳昭秀 | 碩士 |
106 | 汪友基 | 空服人員職場情緒勒索和離職傾向關聯性之探討: 以心理資本為調節變項 | 劉奕蘭 | 碩士 |
106 | 黃琪媛 | 知覺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核心自我評價為中介 | 劉奕蘭 | 碩士 |
106 | 吳金翰 | 青少年潛在氣質剖面分析與發展適應之研究 | 劉奕蘭 | 碩士 |
106 | 謝宛霖 | 女同志性認同發展與生涯發展經驗之探究 | 許韶玲 方紫薇 | 碩士 |
106 | 呂藂乂 | 屬於80世代的小確幸 | 許韶玲 方紫薇 | 碩士 |
106 | 林冠儒 | 以情境興趣與高層次思考探討學生自行設計卡牌於數位卡牌遊戲的學習活動 | 孫春在 | 碩士 |
106 | 陳又菱 | 應用社群網路行動應用程式Instagram在美感教育活動 對大學生美感經驗、學習投入度、情境興趣與學習成效之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06 | 謝婉琳 | 杏壇中不能說的秘密-國小女同性戀教師生命故事之敘說研究 | 許鶯珠 | 碩士 |
106 | 蕭義橙 | 基於機器學習演算法之統計相關文件自動分類系統與其在臉書學習型社團線上討論分類 | 吳俊育 | 碩士 |
106 | 王彥鈞 | 比較資訊圖像和一般圖文對於讀者認知負荷、情境興趣、概念理解之影響:以奈米概念為例 | 劉叔秋 | 碩士 |
106 | 謝佩勳 | 遊戲化即時回饋系統對國中生內外在動機、 學習投入度、注意力與學習成效的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06 | 李珂瑋 | 利用眼動追蹤技術和眼動回溯自陳探討不同先備知識的大學生其評鑑科學解釋的認知歷程 | 王嘉瑜 | 碩士 |
106 | 張家約 | 學業情緒圖案系統的基礎研究:圖案編制、在女性高中生樣本之典型圖案篩選、部件凝視分析及與學業功能關聯 | 林珊如 | 碩士 |
106 | 黃意翔 | 青少年社會比較嫉妒:情境詮釋、嫉妒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 | 劉奕蘭 | 碩士 |
106 | 紀小涵 | 導入桌遊於程式教學之可行性:分析「海霸」初玩者的體驗 | 陳鏗任 | 碩士 |
106 | 徐逸娟 | 眼動追蹤回饋鷹架對高中生 自我效能、測驗焦慮與學習成效 之影響:以C程式語言課程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6 | 羅勝安 | 融合 5E 探究式教學與翻轉教室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 邱國力 | 碩士 |
105 | 許智勝 | 探討中、低科學解釋評鑑表現的大學生其評鑑科學解釋的自我調節學習歷程 | 王嘉瑜 | 碩士 |
105 | 曾俊翔 | 輔助台灣高中生學習英語寫作之App設計與評鑑 | 陳昭秀 | 碩士 |
105 | 吳秉育 | 大學生網路霸凌受害經驗與憂鬱相關研究:以認知導向情緒調節為調節變項 | 方紫薇 | 碩士 |
105 | 葉珈吟 | 國小級任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社會支持的調節效果 | 方紫薇 | 碩士 |
105 | 邱宜 | 以一日經驗重建法檢視大專生在系統工程課程中的經驗品質並分析其專題創意表現 | 林珊如 | 碩士 |
105 | 簡祥育 | 線上學習者的成就目標以及其對遊戲化線上學習平台中的遊戲因子的態度 | 陳昭秀 | 碩士 |
105 | 黃珍鈴 | 探討閱讀科學超文本時,閱讀策略的自我效能、自我調整學習表現與閱讀理解表現之關連 | 王嘉瑜 | 碩士 |
105 | 蔡雪兒 | 結合資料視覺化與自我調節策略之個人化學習對線上學習者之自我調節與序列行為模式之影響:以研究倫理課程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5 | 顏韻純 | 憂鬱症患者與其伴侶的互動歷程之敘說研究 | 許鶯珠 | 碩士 |
105 | 蘇予昕 | 女同志經歷被劈腿之感情故事及對自我認同的影響 | 許鶯珠 | 碩士 |
105 | 邱浩恩 | 探索工作記憶能力和分心比率對於線上閱讀成效的影響 | 吳俊育 | 碩士 |
105 | 李佩芷 | 探討後設認知介入生物細胞週期多媒體學習對學生知識建構的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5 | 劉芸安 | 運用微型教學系統支援師資生自評與同儕互評的教學演練之個案研究 | 陳昭秀 | 碩士 |
105 | 曾珮珺 | 研究生雙向度完美主義與學術寫作拖延之關聯: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為中介效果 | 方紫薇 | 碩士 |
105 | 陳瑩穎 | 喪父母成人持續性連結經驗歷程 | 李明晉 | 碩士 |
105 | 譚熙 | 措手不及的永別時刻: 家庭經歷家人墜樓身亡之悲傷經驗及調適歷程探討 | 李明晉 | 碩士 |
105 | 廖婉晴 | 探討有無後設認知融入數位化擬真情境之生物探究學習 | 佘曉清 | 碩士 |
105 | 周人傑 | 探討模擬與動畫之數位擬真實境探究學習對物理學習的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5 | 林庭宇 | 結合回饋與信號設計之平板即時回饋系統對大學生情境興趣與課堂注意力之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04 | 林頁? | 人類家人與動物家人生活經驗之探究 | 許鶯珠 | 碩士 |
104 | 趙之瑄 | 智慧化回饋對線上學習者之學習自我效能、投入度與線上學習行為之影響:以校園學術研究倫理課程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4 | 宋政 | 探討融入自我調整學習鷹架對九年級學生科學本質觀點之影響 | 王嘉瑜 | 碩士 |
104 | 謝禮安 | 實習教師採用行動式教育實習支援系統的行為及態度改變歷程之研究 | 陳昭秀 | 碩士 |
104 | 施權城 | 探討高低認知衝突科學概念改變歷程中學習者之腦波動態變化 | 佘曉清 | 碩士 |
104 | 莊閔茹 | 高低能力國中生理解順向及非順向時序 英文對話性文本-來自眼動的證據 | 林珊如 | 碩士 |
104 | 趙翊吟 | 大學生自戀性格、同理心、道德脫離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究 | 劉奕蘭 | 碩士 |
104 | 蔡馨慧 | 大學生網路人際衝突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 | 許鶯珠 | 碩士 |
104 | 張淑婷 | 情侶分手後關係轉化的經驗內涵 | 許鶯珠 | 碩士 |
104 | 鄧名翔 | 科學文本閱讀之理解監測準確度對自我調節學習策略及閱讀理解表現的影響 | 王嘉瑜 | 碩士 |
104 | 郭佳昀 | 探討科學文章閱讀任務中,工作記憶廣度、 SRL策略使用及閱讀理解表現間的關聯性 | 王嘉瑜 | 碩士 |
104 | 彭燕鈴 | 探討在弱結構問題解決情境中,工作記憶廣度、後設認知能力和問題解決表現之關聯 | 王嘉瑜 | 碩士 |
104 | 張牧? | 另有概念與科學教學:非科學背景小學科學教師之個案研究 | 邱國力 | 碩士 |
104 | 歐陽遠 | 初探幼兒的二維空間推理能力:空間框架和手感體驗的影響 | 林珊如 | 碩士 |
104 | 徐敏容 | 中學職前教師之網路霸凌防治線上課程設計、發展與評鑑 | 周倩 | 碩士 |
104 | 陳瑋 | 專案團隊成員知覺衝突如何影響其創意發想與作品? | 林珊如 | 碩士 |
104 | 高詩惠 | 初探QRAC教學策略對國二生國文科白話文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 | 吳俊育 | 碩士 |
104 | 林雅琪 | 運用眼動探討不同的多媒體媒材形式對學生科學解釋能力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4 | 謝忱 | 探索時間壓力和筆記策略對於減少網路學習分心行?的效果 | 吳俊育 | 碩士 |
104 | 王羚綾 | 應用於台灣國中生之師生關係網絡量表中文版建置與量測恆等性研究 | 吳俊育 | 碩士 |
104 | 李玉惠 | 臉書教師專業社群之關係社會資本、知識分享、知識品質與教師專業能力之關係 | 陳昭秀 | 碩士 |
104 | 徐昀 | 國小高年級學童課後活動主觀經驗分群與 生活品質:生物生態系統理論PPCT的應用 | 林珊如 | 碩士 |
103 | 林惠愛 | 躁鬱症患者之繪畫風格的改變歷程之研究:以一個藝術治療之個案為例 | 許鶯珠 | 碩士 |
103 | 陳佳穎 | 大學生主/被動拖延之學業社會比較歷程以及與拖延狀態的相關研究 | 劉奕蘭 | 碩士 |
103 | 吳潔雅 | 自主支持和心理控制對大三大四學生職業自我認同的影響:認同風格的效果 | 劉奕蘭 | 碩士 |
103 | 陳薇暄 | 「Taiwan Run」--國小跨學科領域行動遊戲之設計與評鑑 | 陳昭秀 | 碩士 |
103 | 廖珮君 | 大學生壓力潛在剖面分析並以憂鬱及問題網路使用為同時與預測效度驗證 | 陳思光 林珊如 | 碩士 |
103 | 黃郁娟 | 人格特質、情緒調節、生活壓力與青少年自傷行為之關聯 | 劉奕蘭 | 碩士 |
103 | 潘柳成 | 以認知負荷與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探討試驗性圖文融合英語字彙數位教材對情境興趣與腦波歷程之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03 | 鄭穎澤 | 內化異性戀主義、工作場域之性傾向管理策略、憂鬱、社會支持之關聯:調節中介效果之驗證 | 劉奕蘭 | 碩士 |
103 | 黃慧宜 | 國中學生面對網路謠言的態度與回應行為初探—以Facebook謠言訊息為例 | 周倩 | 碩士 |
103 | 葉品辰 | 注意力監測結合腦波生理回饋機制對大專生學習注意力與自我效能之影響:以反釣魚教材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3 | 陳俞蓁 | 動態式概念圖結合即時回饋系統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反釣魚課程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3 | 張芷瑜 | 人格特質與親密關係孤寂感之關聯: 親密忠誠之理想-知覺一致性的中介效果 | 方紫薇 | 碩士 |
103 | 郭怡伶 | 國中社會領域公民科融入領域特定創造力教學模式的成效 | 林珊如 | 碩士 |
103 | 翁文慧 | 母親心理控制與兒童知覺不公平、控制力、手足關係 攻擊之關聯性:調節與中介效果驗證 | 劉奕蘭 | 碩士 |
103 | 陳彥儒 | 行動裝置搭載擴增實境 App 的呈現方式對國小學童空間旋轉的學習成效、認知負荷與情境興趣影響 | 陳昭秀 | 碩士 |
103 | 林哲存 | 以學習分析初探線上學習者之學習動機對其線上學習行為模式之影響:以校園學術研究倫理課程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3 | 楊婷婷 | 運用眼動儀探討大一文理組學生科學素養線上測驗之認知歷程研究 | 佘曉清 | 碩士 |
103 | 李欣 | 台灣地區高等教育學生利用網路進行學習之認知行為側寫初探 | 吳俊育 | 碩士 |
103 | 黃淑玲 | 心理控制與關係攻擊之關聯:自尊、自我概念清晰度的中介效果 | 方紫薇 | 碩士 |
103 | 郭芊妤 | 探究悅趣式反釣魚教材學習者之序列行為模式、心流體驗與學習成效 | 孫之元 | 碩士 |
103 | 郭文品 | 導入行動支援系統對中學實習教師形成實務社群與專業認同之影響:以智慧型手機為例 | 陳昭秀 | 碩士 |
103 | 李冠玉 | 科學新聞與科學認識觀:中學生對科學新聞的概念與詮釋 | 邱國力 | 碩士 |
103 | 鍾佩芝 | 適用於研究生與大學生之 線上自我調節量表開發-因素分析應用 | 吳俊育 | 碩士 |
103 | 王薏茹 | 開放式課程網站評鑑面向與指標建置之研究 | 周倩 | 碩士 |
103 | 陳正哲 | 青少年同儕壓力、同儕從眾、父母價值觀內化程度與偏差行為之關聯性 | 劉奕蘭 | 碩士 |
102 | 林步剛 | 探討功能性鷹架之科學探究數位學習內容對學生 科學解釋與舉證能力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2 | 林育妏 | 探討數位遊戲對學生之沉浸經驗、學習動機與「生物演化」概念學習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2 | 王馨黛 | 自我調整策略教學對大學生線上閱讀科學的影響 | 林珊如 | 碩士 |
102 | 李孟玲 | 論證教師研習對科學教師之學習成效及影響因素之探討 | 王嘉瑜 佘曉清 | 碩士 |
102 | 鄭宇廷 | 平板即時回饋系統融入教學對國中教師之科技學科教學知識(TPACK)與對學生個人與情境興趣之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02 | 游師柔 | 大專院校學生的網路自我效能對反釣魚的行為與表現之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02 | 廖芝瑩 | 成就目標在低自我控制和數學表現關係間的中介效果 | 林珊如 | 碩士 |
102 | 林毓晏 | 網路遊戲玩家的團隊歸因對於人際快速信任與團隊效能之中介效果──以臨時團隊的英雄聯盟為例 | 林珊如 | 碩士 |
102 | 黃麗蓁 | 國小高年級之師生關係中文版量表發展、 建置與量測恆等性研究 | 吳俊育 | 碩士 |
102 | 姜則維 | 支援實習教師的行動系統之介面設計與評鑑 | 陳昭秀 | 碩士 |
102 | 余心蓓 |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環境因素對使用教用版電子教科書影響之研究 | 周倩 | 碩士 |
102 | 曾湘淳 | 台灣地區身心障礙學生之人口學變項和教養方式對家長親職壓力長期變化之影響 -以特教長期資料庫(SNELS)為例 | 吳俊育 | 碩士 |
101 | 尹洁蕙 | 輔助國小學障生的電子白板圖示化數學教材之設計與評鑑 | 陳昭秀 | 碩士 |
101 | 鄭旭成 | 數位註記策略對學習者閱讀影片教材的學習成效與認知負荷影響 | 陳昭秀 | 碩士 |
101 | 吳欣純 | 社群網站使用者使用動機、資訊驗證態度、資訊可信度感知與資訊分享行為之研究-以Facebook網站為例 | 周倩 | 碩士 |
101 | 林孟褕 | 企業導入行動學習於教育訓練之現況探究 | 陳昭秀 | 碩士 |
101 | 張凱昱 | 行動情境式學習對自我效能、自我調節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英語學習校園植物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1 | 徐韻茹 | 從眾行為與學習焦慮對內在動機、外在動機之影響-以學生使用Facebook參與課程為例 | 孫之元 | 碩士 |
101 | 曾牧臣 | 大學男生「宅」之初探:人格特質、主修科系、居住型態與心理適應之關聯 | 劉奕蘭 | 碩士 |
101 | 張琬涓 | 新台灣之子雙文化認同的心理歷程探究 | 許鶯珠 | 碩士 |
101 | 劉映孜 | 以數位說故事教學法融入新加坡小學道德教育課之課程設計、發展與評鑑 | 周倩 | 碩士 |
101 | 鄭伊伶 | 數位化高中基礎化學論證整合網路資訊搜尋課程之研究 | 佘曉清 | 碩士 |
101 | 楊文宗 | 運用數位論證模式提升學生論證與PISA科學能力之研究 | 佘曉清 | 碩士 |
101 | 江明秋 | 「與貓相伴──愛與自我的追尋」之自我敘說研究 | 許韶玲 | 碩士 |
101 | 劉小璐 | 長大的美麗與哀愁─ 成年前期的個人目標經驗探究 | 許鶯珠 | 碩士 |
101 | 張維珊 | 休閒活動偏好相似性、人格特質相似性、價值觀相似性對青少年友誼品質之影響 | 劉奕蘭 | 碩士 |
101 | 張慧真 | 探討心智模型導向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101 | 沈怡廷 | 伴侶條件差距、愛情關係品質與主觀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 | 方紫薇 | 碩士 |
101 | 曹瑋瑩 | 桃園縣公立高級中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 | 陳琦媛 | 碩士 |
101 | 彭湘蘭 | 女性客體化身體經驗之探究 | 許韶玲 | 碩士 |
101 | 程姿螢 | 適用於台灣教育相關領域研究生之統計焦慮與統計態度、作業延宕量表開發 | 吳俊育 | 碩士 |
101 | 吳穗晴 | 探究臺灣學生學業自我概念與學習成就的長期關係-以TEPS資料庫為例 | 吳俊育 | 碩士 |
101 | 許馨方 | 教師介入在教師支持、教師公平與肢體霸凌受害頻率之間的角色 | 劉奕蘭 | 碩士 |
101 | 吳宥葶 | 結合開放式課程之翻轉課堂對於學習者之自我調節與學習成效影響 | 孫之元 | 碩士 |
101 | 秦嘉 | 以學習者生成性繪圖為科學學習策略之探究 | 林珊如 | 碩士 |
101 | 羅孟婷 | 台灣大學生衝動性與問題網路使用之關聯性: 交叉延宕長期追蹤分析 | 林珊如 | 碩士 |
100 | 陳天心 | 探討台灣大專院校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的關係 | 陳昭秀 | 碩士 |
100 | 林羿妏 | 大專院校學生的Facebook使用特性、批判思考與資訊驗證行為的關係 | 陳昭秀 | 碩士 |
100 | 劉羽恬 | 完成問題教材形式與合作學習活動對國中生幾何問題解決成效與認知負荷之影響 | 林珊如 | 碩士 |
100 | 蔡馨沂 | 偶像崇拜在青少年同儕關係與自尊、歸屬需求之間的角色 | 劉奕蘭 | 碩士 |
100 | 彭雅君 | 採2009 PISA資料,探索社交性與訊息搜尋性線上閱讀活動對紙本文本與電子文本閱讀素養的影響:以學習策略為中介 | 吳俊育 | 碩士 |
100 | 郭妍秀 | 以行銷理論探討陸生來台政策及陸生感受情形之研究 | 陳琦媛 | 碩士 |
100 | 邱嘉鈴 | 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以桃園招生區為例 | 陳琦媛 | 碩士 |
100 | 蔡宜瑾 | 我國大學提升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策略之研究 | 陳琦媛 | 碩士 |
100 | 林建宏 | 我國大專院校資訊專業倫理課程實施現況與學生另有概念之研究 | 周倩 | 碩士 |
100 | 吳珮瑄 | 影響DotA遊戲玩家忠誠度與滿意度之因素研究 | 陳昭秀 | 碩士 |
100 | 蔣佩璇 | 國中地理科Google Earth應用評量設計之研究 ~以「位置與範圍」和「地形」兩單元為例 | 陳昭秀 | 碩士 |
100 | 鄭?珊 | 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數位課程之設計、發展與評鑑 | 周倩 | 碩士 |
100 | 陳采熏 | 逝者真的已矣?青壯年喪偶者與逝者持續性連結經驗之研究 | 許鶯珠 | 碩士 |
100 | 施曉晴 | 國家競爭力與追求世界一流大學之卓越政策 | 戴曉霞 | 碩士 |
100 | 李明道 | 支援實習教師學習與工作的行動學習系統之介面設計與評鑑 | 陳昭秀 | 碩士 |
100 | 林晏如 | 探討後設認知能力對國中生類比學習成果之影響-以比熱和熱平衡概念為例 | 王嘉瑜 | 碩士 |
100 | 劉乙璇 | 大學生生涯焦慮、內外控信念與生涯定向之相關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大學生為例 | 許鶯珠 | 碩士 |
100 | 高祺淳 | 不告而別— 不成熟結案當事人之內在經驗 | 許韶玲 | 碩士 |
100 | 吳子萱 |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對於教師工會之認知與參與意願 | 陳琦媛 | 碩士 |
100 | 蘇芳儀 | 大學生的父母依附與愛情關係中的情緒表達衝突:信任的中介效果 | 方紫薇 | 碩士 |
100 | 宋巧苓 | 擁抱自己---追尋愛與成長之敘說旅程 | 陳致嘉 | 碩士 |
100 | 郭品孜 | 教育國際化與我國高中國際教育之研究 | 戴曉霞 | 碩士 |
100 | 王千祈 | 探討科學本質融入科學史之研究:社會建構取向教學之成效 | 佘曉清 | 碩士 |
100 | 藍珮菁 | 網路論證的教學策略對國中學生生理概念與論證學習成效 | 佘曉清 | 碩士 |
100 | 劉玫英 | 大學生愛情中的愛情關係攻擊、愛情關係滿意度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 | 方紫薇 | 碩士 |
99 | 彭傑 | 科學論證與社會性科學議題論證教學在提升國中學生道德敏感度和論證能力的成效 | 林淑梤 | 碩士 |
99 | 陳欣渝 | 策略教學結合電子註記對國小學生閱讀線上科學說明文之效果 | 林珊如 | 碩士 |
99 | 胡耕菱 | 我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執行情況之研究 | 陳琦媛 | 碩士 |
99 | 王秀之 | 台灣高等教育卓越政策積累性與正當性之探討 | 戴曉霞 | 碩士 |
99 | 呂旭正 | 應用於校園導覽的?動遊戲式學習系統之設計與評鑑 | 陳昭秀 | 碩士 |
99 | 李汝紋 | 探討中學生在不同想像力層次之理化與生物問題解決歷程與成效之研究 | 佘曉清 | 碩士 |
99 | 蕭米珊 | 運用腦波及眼動探討2D和3D動畫對學生科學概念建構與心智模式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99 | 鄭秋娥 | 國中生的人格特質與關係攻擊之中介效果考驗 | 方紫薇 | 碩士 |
99 | 何曉飛 | 成年觀護個案酒駕風險知覺、拒酒自我效能與酒後駕車行為之關聯性 | 方紫薇 | 碩士 |
99 | 李宬風 | 多元表徵的結構化數位幾何課程設計對國民中學學生在學習認知、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的影響 | 陳昭秀 | 碩士 |
99 | 陳君婷 | 探討科學推理融入科學探究課程對國小學生探究能力與科學推理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99 | 黃錫裕 | 探討同步與非同步化Facebook環境中科學本質融入科學新聞之研究 | 佘曉清 | 碩士 |
99 | 馮莉婷 | 當癌症來敲我們的家門──非癌末患者的家庭系統運作經驗之探究 | 許鶯珠 | 碩士 |
99 | 張懿婷 | 歐盟跨國高等教育之區域化與全球化:從伊拉斯莫斯計畫到伊拉斯莫斯世界計畫 | 戴曉霞 | 碩士 |
99 | 吳佩真 | 風險社會與通識教育:台灣博雅書院興起之探討 | 戴曉霞 | 碩士 |
99 | 陳柳如 | 「我不是頭腦」-一位旅人走入內在生命療癒的故事 | 陳致嘉 | 碩士 |
98 | 翁筱嵐 | 探討不同層次鷹架式之形成科學性議題網路課程對國中學生形成科學性議題能力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98 | 王紫籃 | 國民中小學教師罷教權之研究—全國教師會與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之觀點 | 陳琦媛 | 碩士 |
98 | 吳宜樺 | 我國國民小學實習輔導教師遴選與獎勵措施之研究 | 陳琦媛 | 碩士 |
98 | 王姿尹 |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國中英語教科書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 | 陳琦媛 | 碩士 |
98 | 陳羿介 | 應用於圖書館導覽的行動遊戲式學習系統之介面設計與評鑑 | 陳昭秀 | 碩士 |
98 | 黃聖育 | 中學導師採用行動績效支援系統之行為及態度改變歷程 | 陳昭秀 | 碩士 |
98 | 陳梅香 | 探討鷹架式網路形成科學議題課程對國小學生形成科學議題能力與科學探究能力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98 | 曾怡雅 | 大學生分離個體化、父母依附、及生涯自我認同狀態之相關研究 | 許鶯珠 | 碩士 |
98 | 周宛頤 | 成就目標、自我效能與數學成績的結構關係 | 林珊如 | 碩士 |
98 | 陳德瑄 | 閱讀時,口語和視覺通路能告訴我們什麼呢?以「眼動異讀分析」透視國中生英語閱讀 | 林珊如 | 碩士 |
98 | 徐憶梅 | 日漸親近—中年夫妻情感親密經驗探究 | 許韶玲 | 碩士 |
98 | 張維倫 | 知識經濟、高等教育與就業力:台灣與英國之比較研究 | 戴曉霞 | 碩士 |
98 | 楊岱穎 | 國際行銷與國際學生招收策略:英國、澳洲、德國、日本之比較研究 | 戴曉霞 | 碩士 |
98 | 鄭淑娟 | 情境問題解決教學對八年級學生的理化概念學習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98 | 湯梓儀 | 與性別平權相關的夫妻衝突經驗 | 許韶玲 | 碩士 |
98 | 王昭惠 | 助人者看不見的傷口:心理助人者替代性創傷形成歷程之初探 | 許鶯珠 | 碩士 |
98 | 常善媚 | 線上遊戲玩家團隊的共享心智模式 | 林珊如 | 碩士 |
98 | 沈婉鈴 | 青少年雙向度完美主義、憂鬱情緒類型與正向情感之關係研究:以主觀成就壓力、因應策略為中介或調節變項 | 方紫薇 | 碩士 |
98 | 林玓霖 | 新管理主義對大學治理模式影響之研究 | 戴曉霞 | 碩士 |
98 | 李海碩 | 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在台灣: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之起源、影響、以及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之發展 | 周倩 | 碩士 |
97 | 李佩蓉 | 從腦波探討表徵連接對化學學習歷程的影響及問題解決的成效 | 佘曉清 | 碩士 |
97 | 莊明樺 | 探討純粹比對類比與傳達屬性類比網路課程對國小學生科學概念建構與類比推理能力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97 | 范蕎宇 | 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之發展及趨勢 | 戴曉霞 | 碩士 |
97 | 江宜靜 | 飛出迷宮-一位女研究生的自我認同之敘說探究 | 陳致嘉 | 碩士 |
97 | 鄭宇君 | 高等教育外部治理與品質保證機制:以北歐四國為例 | 戴曉霞 | 碩士 |
97 | 李艾妘 | 社會正義與高等教育學費政策─當代自由主義觀點 | 戴曉霞 | 碩士 |
97 | 李明佳 | 『尋與放』-一段找尋信任的自我敘說研究 | 陳致嘉 | 碩士 |
97 | 鄧達鈞 | 國小六年級學童犯罪軟體防治-以恐懼訴求進行課程設計、實施與評鑑 | 周倩 | 碩士 |
97 | 張純瑜 | 大專院校數位學習平台互動性功能與學習者感知之研究 | 周倩 | 碩士 |
97 | 何靜雯 | 教師線上遊戲經驗在教師玩興、對學生遊戲動機、情緒、學習成長認知與師生關係之差異研究 | 周倩 | 碩士 |
97 | 黃莉郁 | 探討多重表徵之呈現方式對高中學生「熱膨脹」概念改變的認知歷程與腦波變化的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97 | 蘇郁惠 | 遭受關係攻擊與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 方紫薇 | 碩士 |
97 | 王芊勻 | 「執與擲」- 一位女教師自我轉化之敘說探究 | 陳致嘉 | 碩士 |
97 | 陳昭銘 | 我國師範學院轉型之研究─風險管理之觀點 | 戴曉霞 | 碩士 |
97 | 蔡元泰 | 台灣校園數位落差:以師生為世代區隔之研究 | 周倩 | 碩士 |
97 | 謝?瑋 | 大學生知覺父母衝突之程度、情緒安全感受與親職化的相關研究 | 方紫薇 | 碩士 |
97 | 劉明倫 | 戒癮動機評估之探討—以“觀察勒戒”個案為例 | 許鶯珠 | 碩士 |
97 | 魏文君 | 追尋完整自己--一位國小初任女教師卸下生命框架的自我敘說 | 陳致嘉 | 碩士 |
97 | 陳弘昇 | 結合顯性與隱性的教學活動改變國中學生科學知識論觀點之實驗研究 | 蔡今中 | 碩士 |
97 | 葉冠慧 | 應用網路化論證提昇國中學生論證能力與化學反應概念改變 | 佘曉清 | 碩士 |
96 | 陳蒔萱 | 影響中學導師採用普化績效支援系統之因素研究 | 陳昭秀 | 碩士 |
96 | 陳俐君 | 青少年身體意象困擾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 林珊如 | 碩士 |
96 | 葉妤貞 | 我國大學生目標內涵之研究 | ?珊如 | 碩士 |
96 | 劉貞蘭 | 繭-一段尋求蛻變的生命故事 | 陳致嘉 | 碩士 |
96 | 陳柔蓁 | 國家競爭力與產學合作:以芬蘭、瑞典、丹麥為例 | 戴曉霞 | 碩士 |
96 | 陳茵嵐 | 中學生網路資訊驗證課程設計暨教學實驗研究 | 周倩 | 碩士 |
96 | 蔡政宏 | 家長指導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電腦網路之課程設計行動研究 | 周倩 | 碩士 |
96 | 邱羽立 | 大學生處理科學實驗異象的方法與態度:兼探其科學知識觀、實驗室環境及教師觀點之相關性 | 蔡今中 | 碩士 |
96 | 張格瑜 | 運用眼動儀探討不同學科背景大學生之細胞擴散和滲透作用的心智表徵建構 | 佘曉清 | 碩士 |
96 | 陳倩嫻 | 探討數位論證學習課程對中學生科學概念建構與論證能力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96 | 吳宣瑩 |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無法從失戀中順利復原者之困頓經驗研究 | 許韶玲 | 碩士 |
96 | 劉薏君 | 諮商師幽默技術使用之關聯性研究 | 方紫薇 | 碩士 |
96 | 林彥君 | 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對歐盟高等教育整合政策之影響 | 戴曉霞 | 碩士 |
96 | 吳玫緗 | 科學知識觀與學生在社會科學性議題論證之相關性 | 蔡今中 | 碩士 |
96 | 陳怡仁 | 應用數位化雙重情境學習課程探討多媒體呈現形式對國中生遺傳概念建構之影響 | 佘曉清 | 碩士 |
96 | 郭娉如 | 大學生社交焦慮傾向、反芻思考、寂寞感及網路使用時間之相關研究 | 方紫薇 | 碩士 |
96 | 楊淑惠 | 為何我離不開他╱她?「想分,卻分不了手」者關係經驗與內在歷程之初探 | 許韶玲 | 碩士 |
96 | 莊詩婷 | 必也「正名」乎─ 一位國中女教師追尋生命位置的敘說探究 | 陳致嘉 | 碩士 |
96 | 蔡秀玲 | 新經濟時代高等教育商業化之探究-以美國的研究型大學為例 | 戴曉霞 | 碩士 |
96 | 石凱婷 | 物質主義、外表取向與金錢態度對青少年消費者衝動性購買傾向之影響 | 林珊如 | 碩士 |
96 | 陳佩琪 | 與新台灣之子共舞:一位國小教師的課程實踐 | 陳致嘉 | 碩士 |
95 | 莊博雅 | 中學導師行動績效支援系統 | 彭心儀 | 碩士 |
95 | 許安琦 | 美國大學通識教育之研究—以St. John’s College、Harvard University、U.C. Berkeley為例 | 黃坤錦 | 碩士 |
95 | 何婉如 | 迷路的大肚魚-一位女研究生的自我追尋之旅 | 陳致嘉 | 碩士 |
95 | 范凱俐 | 中國大?重點大學邁向卓越之研究— 以浙江大學為? | 黃坤錦 | 碩士 |
95 | 賴怡秀 | 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團隊學習之研究 | 黃坤錦 | 碩士 |
95 | 林宗達 | 多層級治理與歐盟高等教育整合 | 戴曉霞 | 碩士 |
95 | 王鴻原 | 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病毒防治課程設計、發展與評鑑 | 周倩 | 碩士 |
95 | 吳俊霖 | 師資培育歷程檔案系統的設計與建置 | 周倩 | 碩士 |
95 | 鄭欣怡 | 正負向情緒與基模對創造認知歷程之影響 | 林珊如 | 碩士 |
95 | 張佩涵 | 鹹魚復活記—從「勞動階級大學生求學經驗的探究」變形到「我的生命敘說」 | 陳致嘉 | 碩士 |
95 | 侯孟君 | 我國大學跨領域學程之研究 | 黃坤錦 | 碩士 |
95 | 邱凡芮 | 行動載具輔助教學觀察課程之發展與評鑑 | 彭心儀 | 碩士 |
95 | 陳姿津 | 『科學類比推理』網路互動學習研究-促進國中生電學概念之建構與推理能力 | 佘曉清 | 碩士 |
94 | 王詔怡 | 高中生之網路輔助跨國文化語言課程設計與評鑑 | 彭心儀 | 碩士 |
94 | 郭毓雯 | 我國國立大學法人化之研究 | 黃坤錦 | 碩士 |
94 | 林佳慶 | 網路學習環境中之科學學習:科學認識觀與網路搜尋策略之探討 | 蔡今中 | 碩士 |
94 | 駱月絹 | 青少年真實快樂測驗的發展暨以有目的活動增進快樂的研究 | 林珊如 | 碩士 |
94 | 余竹郁 | 大學分類與評鑑—以英國高等教育評鑑為例 | 戴曉霞 | 碩士 |
94 | 彭靜萍 | 我國小學女性教師參與教師會之研究 | 黃坤錦 | 碩士 |
93 | 蔡宜貞 | 組織創新氛圍、教師工作內外在動機對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行為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檢驗 | 林珊如 | 碩士 |
93 | 楊舒婷 | 中學職前教師之網路著作權課程研發與評估 | 周倩 | 碩士 |
93 | 廖婭妏 | 運用『科學推理』於網路互動學習─促進國中生原子概念之建構與推理 | 佘曉清 | 碩士 |
93 | 聶慧文 | 大學生經歷失落事件的悲傷迷思、因應行為與至今復原程度之關聯性研究 | 方紫薇 | 碩士 |
93 | 林怡君 | 大學生性別角色取向、性別平權態度與成功恐懼之研究 | 方紫薇 | 碩士 |
93 | 陳瀅方 | 大學生網路資訊之批判思考運作暨相關教學的實驗研究 | 林珊如 | 碩士 |
93 | 蘇怡如 | 中學生網路禮儀課程設計、發展與評鑑 | 周倩 | 碩士 |
93 | 陳儀綸 | 我國大學評鑑之研究 | 黃坤錦 | 碩士 |
93 | 楊麗芳 | 抗拒與轉化--原住民教師的課程實踐 | 陳致嘉 | 碩士 |
93 | 蘇雅穎 | 由福利國家轉向新自由主義-高等教育經費政策轉變之探究 | 戴曉霞 | 碩士 |
93 | 詹佩珊 | 中學生網路法律課程發展與評估 | 周倩 | 碩士 |
93 | 任蕙玲 | 研究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暨生涯阻礙對未來職業選擇適配性之研究 | 方紫薇 | 碩士 |
93 | 謝淵任 | 中學生資訊安全課程設計與發展 | 周倩 | 碩士 |
93 | 潘琇櫻 | 全球化或區域化?─歐盟、北美、亞太地區國際學生流動之探究(1980?2000) | 戴曉霞 | 碩士 |
93 | 蕭惠華 | 中學生網路使用現況問題:教師的知覺與輔導經驗初探 | 周倩 | 碩士 |
93 | 葉家綺 | 不同數學文字問題之解題與合作解題研究 | 蔡今中 | 碩士 |
92 | 陳芳吟 | 從市場化的觀點探討澳洲高等教育的轉變 | 戴曉霞 | 碩士 |
92 | 卓佩陵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與世界銀行高等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 後殖民觀點 | 戴曉霞 | 碩士 |
92 | 劉怡秀 | 穿越虛擬與現實之間:大學院校學生現實生活及網路世界的攻擊行為與相關因素之研究 | 林珊如 | 碩士 |
92 | 洪素蘋 | 重要他人回饋、創意自我效能、內、外在動機對創意行為的影響: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的結構方程模式檢驗 | 林珊如 | 碩士 |
92 | 林建妤 | 創意自我效能與預期評量對內在動機、創造力之影響的實驗研究 | 林珊如 | 碩士 |
91 | 游光銳 | 九年一貫國小英語課程之政策分析 | 戴曉霞 | 碩士 |
91 | 吳穎沺 | 建構主義式的科學學習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認知結構之影響 | 蔡今中 | 碩士 |
91 | 黃新民 | 再製與抗拒-我國高中職入學制度(1971-2002)之研究 | 戴曉霞 | 碩士 |
91 | 呂巧華 | 我國大學校院整併策略與行政運作之研究 | 黃坤錦 | 碩士 |
91 | 黃宏宇 | 以認知行為理論建構病態網路使用與網路敵意模式之研究—以北部三所綜合型大學為例 | 林珊如 | 碩士 |
91 | 江羽慈 | 影響國小教師採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 | 林珊如 | 碩士 |
91 | 謝佩宜 | 網路數學討論區使用者批判思考表現、參與歷程觀感、動機與程度之相關研究 | 周倩 | 碩士 |
91 | 陳佳渝 | 我國大學校院校長轉型領導與領導效能之研究 | 黃坤錦 | 碩士 |
85 | 賴英男 | 一個實作ATM高速網路通信協定的軟體架構:以控制訊號協定為例 | 王豐堅 | 碩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