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怡任副教授
matt7075@nycu.edu.tw
辦公室位置:新竹光復校區學生活動中心2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健康心理中心
辦公室電話: 03-571-2121#51304
盧怡任博士為健康心理中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個人研究可區分為三大類:受苦與轉化經驗議題、生涯議題與諮商倫理議題。一、受苦與轉化經驗議題方面,可分為三個次主軸,第一個次主軸是以存在現象學取徑理解受苦與轉化經驗,並發展出具體之處境結構取向之質性分析方法論以及諮商架構。而後以處境結構重視互動與脈絡之概念,擴展受苦之概念,分別進入夫妻互動層次與學校系統層次;因此第二個次主軸是以夫妻情感表露為焦點,發展中文化夫妻情感表露分析系統,進而探討夫妻互動與婚姻關係;第三個次主軸則是將受苦概念聚焦於「疏離」,並放置於學校系統,以學校疏離作為理解國中學生學校經驗之切入點,發展國中學生學校疏離量表以及學校疏離與其他心裡構念,如依附關係、幸福感等之關係。二、在生涯議題方面,可分為二個次主軸,第一是以存在現象學為基礎,發展存在現象學之生涯觀與生涯諮商;第二則是發展存在現象學生涯觀發展生涯資訊系統,並落實於國中適性教育之研究。三、在諮商倫理議題方面,則是以具體之倫理信念與倫理行為,調查諮商從業人員對於倫理議題的信念與作為,並進行台灣與上海輛地之比較。
| 學歷 |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
| 經歷 |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2013.09~2018.06)
- 國立台南大學師培中心兼任助理教授(2013.09~2017.11)
- 台南市政府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心理師專業督導(2011.08~2014.07)
- 台南市立復興國中教師(2005.08~2018.07)
| 參與研究計劃與執行方案 |
- 盧怡任(2020-2021),主持人。以學校疏離為基礎之學校諮商概念化模式之建構及其對提升學校輔導人員個案概念化能力之探究。科技部(109-2410-H-009 -052 -SSS)
- 盧怡任(2022-2023),主持人。以十二年國教生涯規劃教育議題為主軸之「生涯規劃暨職業教育與訓練」課程建構與成效探究-ARCS模式融入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教育部(計畫編號:PED1110449)
- 盧怡任(2021-2024),共同主持人。安置青少年之圓夢陪伴計畫:呼應第二波正向心理學東方轉向之德行存在生涯輔導實踐。科技部(110-2410-H-018-018-MY2)
- 台南市政府教育局(2013、2014)。「適性發展-活出個人生涯風格」生涯理念融入適性輔導工作計畫。(盧怡任,方案規劃者與執行者)
- 國科會補助計畫(2013)。生涯韌性經驗之現象學探究:應用敘事、團體與易經視框詮釋其普遍結構與發生結構。(盧怡任,協同研究人員)
- 國科會補助計畫(2014)。易經生涯困境反思網際網路模組之建置與困境轉變經驗結構之分析。(盧怡任,協同研究人員)
- 國科會補助計畫(2016105WFA0950266)。台灣華人夫妻的情感表露:本土化知識、方法的建構與實證研究。(盧怡任,協同研究人員)
- 國科會補助計畫(2017105WFA0950266)。大專教師的失業危機及生涯韌性:以德性存在生涯模式及生涯敘說視框嘗試探索與介入。(盧怡任,協同研究人員)
| 著作目錄 |
一、(T)SSCI期刊
- Lu, Y.-J., Tseng, B.-L., & Huang, G.-C. (2024).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hool Alienation Sca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Youth & Society, 56(6), 995-1012. https://doi.org/10.1177/0044118X231225242 (SSCI,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 蔡佩靜、林梅鳳、陳宇平、盧怡任(2023)。夫妻壓力與情感表露之相關性研究:對偶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6(1),1-28。(TSSCI,本人為通訊作者)
- 盧怡任(2022)。受苦、轉化與療癒:從日常心理改變過程談處境結構取向的治療觀點與架構。教育心理學報,54(1),85-106。(TSSCI,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 盧怡任、陳淑娟、陳宇平、林梅鳳(2022)。台灣夫妻情感互動觀察系統的跨文化轉譯研究。中華心理學刊,64(4),493-514。(TSSCI,本人為第一作者)
- Lu, Y-J., Chang, H-J., Tung, Y-Y., Hsu, M-C., & Lin, M-F. (2011). Alleviating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suicide survivors: Evaluation of a volunteer care programme.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18(5), 449-456. (SSCI期刊,第一作者)
- Liu, S-H., Lu, Y-J., Deng, C-P., Wang, C-H., Keh, F. B., & Tsai, Y-C. (2015). Social practice of a career guidance project based on the wisdom of Classic of Changes.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 9(2), 50-64. (SSCI期刊,第二作者)
- Liu, S-H., Wang, C-H., Deng, C-P., Keh, F. B., Lu, Y-J., & Tsai, Y-C. (2014). Action research using a Chinese career model based on the wisdom of Classic of Changes and it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 8(2), 83-94. (SSCI期刊)
- Liu, S-H., Hung, J-P., Peng, H-I., Chang, C-H., & Lu, Y-J. (2016). Virtue existential career model: A dialectic and integrative approach echoing eastern philosoph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1761. doi: 10.3389/fpsyg.2016.0176110.3389/fpsyg.2016.01761 (SSCI期刊)
- 盧怡任、劉淑慧(2015)。處境結構分析:經由語義學分析與反思抵達存有學理解。教育與心理研究,38(2),31-57。(TSSCI期刊,第一作者)
- 盧怡任、劉淑慧(2014)。受苦轉變經驗之存在現象學探究:存在現象學和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的對話。教育心理學報,45(3),413-433。(TSSCI期刊,第一作者)
- 盧怡任、劉淑慧(2013)。受苦經驗之存在現象學研究:兼論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視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7,177-208。(TSSCI期刊,第一作者)
- 盧怡任、王智弘(2012)。諮商心理師倫理判斷與倫理行為之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3(4),783-804。(TSSCI期刊,第一作者)
二、具匿名審查制期刊論文
- 盧麗瓊、王智弘、陳增堂、盧怡任(2016)。 上海地區高校心理諮詢師倫理判斷與倫理行為調查研究。台灣諮商心理學報,4(1),45-62。(通訊作者)
- 盧怡任、劉淑慧、敬世龍、尤家欣、邱瑞妏、張淑霞(2015)。「適性發展~活出個人生涯風格」方案介入臺南市國中生涯輔導之行動反思。輔導與諮商學報,37(1),57-77。
- 彭心怡、劉淑慧、洪瑞斌、盧怡任、張嘉惠(2015)。從易經內涵探討生涯發展中轉化之經驗結構。台灣心理諮商季刊,7(2),20-48。
- 鄧自平、楊育儀、劉淑慧、王智弘、盧怡任(2014)。以O*NET職業資料建構三層次職能架構:兼顧職涯訓練和生涯輔導需求的可跨職業之職能架構。輔導季刊,50(4),39-49。
- 劉淑慧、陳弈靜、盧麗瓊、盧怡任、敬世龍(2014)。存在現象學取向生涯輔導方案:以馬來西亞經驗為例。輔導季刊,50(3),13-23。
- 盧怡任、王思峰、劉淑慧、張詒婷、吳珮瑜、陳瑞舲(2013)。華人生涯網職業興趣量表:鑲嵌在豐富生涯資訊與輔導系統中的線上施測與解釋系統。台灣心理諮商季刊,5(1),1-16。
- 劉淑慧、盧怡任、洪瑞斌、楊育儀、彭心怡(2013)。在世間活出個人獨特意義:存在現象學取向的生涯觀與其在華人生涯網設計理念的落實。輔導季刊,49(4),2-16。
- 盧怡任、黃正鵠(2004)。台南市行為困擾國中生非理性信念與焦慮、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輔導諮商學報,11,81-108。
- 盧怡任(2004)。認知治療在憂鬱症治療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特刊5,14-20。
三、研討會論文
- Lu, Y.-J. (2024, July). Constructing and Evaluating a Career Planning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ng Attention, Relevance, 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 Motivation Model. Oral Presentation on the Thirty-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Utrecht University, Utrecht, Netherlands.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Lu, Y.-J. (2024, July). Constructing and Evaluating a Career Planning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ng Attention, Relevance, 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 Motivation Model. Oral Presentation on the Thirty-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Utrecht University, Utrecht, Netherlands.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 Lu, Y.-J. (2024, July). Constructing and Evaluating a Career Planning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ng Attention, Relevance, 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 Motivation Model. Oral Presentation on the Thirty-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Utrecht University, Utrecht, Netherlands.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 Lu, Y.-J., & Tseng, B.-L. (2023, August). Disparities between Subjective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Perceptions on School Alienati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Virtual Presentation on the 6th World Conference on Teaching and Education, Los Angeles, USA.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 盧怡任、曾貝露(2023年11月)。學校疏離構念的梳理與相關諮商輔導策略。第六屆社會科學本土化學術研討會暨第七屆本土諮商心理學學術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 盧怡任(2022年10月)。家庭衝突的論述分析:從儒家關係主義看家庭衝突。第五屆社會科學本土化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本土諮商心理學學術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 盧怡任(2022年07月)。從處境結構談受苦、轉化與療癒。第十二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專題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 盧怡任(2019年11月)。以學生經驗為本之學校諮商個案概念化模式初探。社會科學本土化的開展:第二屆社會科學本土化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本土諮商心理學學術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 盧怡任、敬世龍、王揚智(2015年11月)。學校諮商督導模式之探究。2015台灣教育研究學會學術研討會暨2015大眾科學素養與跨文化比較國際研討會,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 盧怡任、劉淑慧(2014年12月)。生涯創世紀建置理念與運作。大專生涯發展與輔導學術研討會暨華人生涯網與職涯發展大鵬網教練團經驗交流,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
- 盧怡任、黃怡禎、鍾明勳(2014年12月)。思覺失調症患者團體治療歷程初探。2014台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宣讀論文,實踐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
- 盧怡任、劉淑慧、敬世龍(2014年09月)。臺南市國三學生生涯開展風格、生涯開展力與生涯開展狀態之相關研究。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4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 ,台灣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
- 彭心怡、劉淑慧、洪瑞斌、盧怡任、張嘉惠(2014年12月)。融入易經乾卦與坤 卦觀點之就業輔導團體方案設計。大專生涯發展與輔導學術研討會,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
- 彭心怡、劉淑慧、洪瑞斌、盧怡任、張嘉惠(2014年12月)。融入易經乾卦與坤卦觀點之就業輔導團體方案設計。大專生涯發展與輔導學術研討會,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彭心怡、劉淑慧、洪瑞斌、盧怡任、張嘉惠(2014年12月)。融入易經乾卦與坤 卦觀點之就業輔導團體方案設計。大專生涯發展與輔導學術研討會,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
- 彭心怡、劉淑慧、洪瑞斌、盧怡任、張嘉惠(2014年12月)。融入易經乾卦與坤卦觀點之就業輔導團體方案設計。大專生涯發展與輔導學術研討會,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
- 盧怡任、彭心怡、李玉婷、游潔謙、劉淑慧(2013年08月)。朝向本真的個人諮商模式:以現象學視框探究生涯轉變經驗之研究為基礎。華人心理學家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
- 劉淑慧、盧怡任、彭心怡、洪瑞斌(2013)。易經變易哲學對生涯諮商的啟發。發表於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3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走入吾土與吾民:輔導與諮商工作的本土化和在地化,台北:台北市立大學。
- 洪雅鳳、羅皓誠、盧怡任、陳奕靜、楊育儀、劉淑慧(2013,9月)。存在現象學取向的四全員工生涯發展與協助方案之建構:以華人生涯網作為輔助資源。「2013職場健康與心理諮商對話」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Lu, Y., & Wang, C. (2009, Sep). A survey study on ethics of certified counseling psychologists in Taiwan . 2009 World Mental Health Congress of the World Federation for Mental Health , Athens, Greece. (本人為第一作者)
- Lu, Y., Lin, M., & Hsu, M. (2009, Sep). Effects of experience levels of volunteers on alleviating psychological distress for community suicide attempters . 2009 World Mental Health Congress of the World Federation for Mental Health , Athens, Greece.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 盧怡任、王智弘(2008年10月)。諮商心理師倫理判斷與倫理行為之調查研究。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50周年(2008)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四、專書及技術報告
- 盧怡任(2011)。網路成癮的成因與諮商:阿德勒學派的觀點。收錄於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出版之「青少年網路成癮」論文集。
- 劉淑慧、盧怡任、敬世龍、張淑霞(2013)。臺南市102學年度「適性發展:活出自己的生涯風格」成果報告。台南市教育局委託之專案計畫。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華人生涯研究中心。
- 劉淑慧、盧怡任、敬世龍、陳弈靜、盧麗瓊(2013)。CCN高中版生涯輔導教案設計(第二版)。彰化師範大學華人生涯研究中心。
